
中新網黑龍江新聞12月7日電(記者姜輝)窗外白雪皚皚,綏化學院寒地黑土葫蘆烙畫工作室里,10多名聽障生正在專心地在葫蘆上作畫,屋子里沒有任何聲響,老師和學生之間都是手語溝通。近年來,綏化學院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堅持“五愛同行 五色并舉”,為聽障生創辦了“陽光科技殘疾大學生服務中心”“不言閣個性皮意手工坊”“寒地黑土葫蘆烙畫” “黑土新藝聽障生手工藝品工作室”,讓聽障生不僅學會一技之長,還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對未來更有信心。

“直徑不到10厘米的葫蘆,我們收上來成本在20塊錢左右,學生們創作兩三天,每個能賣到200塊錢左右”。綏化學院教育學院副院長尚曉麗介紹說,2007年該校開辦特殊教育專業,2013年開始招收聽障大學生,目前在校生335人,填補了黑龍江省殘疾人高等教育空白。

“每年的開學典禮上,聽障生手語唱國歌是我們一道亮麗的風景,學習手語國歌也成了每個聽障生的入學第一課”。尚曉麗告訴記者,教育學院針對聽障生制訂了專門的迎新方案,提前建立聽障生新生QQ群,保證每個聽障生至少有1名志愿者對接,從接到通知書到入校報到、住進寢室,全程都有志愿者給予一對一幫助。“我們還組建了‘志愿者服務部’,保證每名聽障生都有一名健聽學生‘一對一’在學業上幫扶、生活上幫扶、思想上和心理上幫扶,確保聽障生無障礙融入校園生活”。

“學校一直免收聽障生學費,還通過省殘聯、慈善總會等機構為聽障生籌集社會捐贈,每名聽障生每年至少能得到2300元助獎學金,有的學生能得到12000多元”。據綏化學院團委書記夏艷霞介紹,該校自2007年開始,在青年大學生中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社會責任教育、關愛空巢老人孝道感恩教育、關愛殘疾人奉獻精神教育、關愛大自然生態文明教育、關愛自我生命教育“五個關愛”實踐育人活動。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具有龍江特色的紅色基因傳承、藍色高新科技、綠色生態文明、金色現代農業、銀色冰雪文化“五色”勞動教育大課堂,形成了“五愛同行 五色并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將樹德、增智、強體、育美、踐勞有機結合,促進了該校青年大學生全面發展。(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