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綏化學院這片孕育夢想與希望的土地上,有一群優秀教師,他們以卓越的教學能力和高尚的師德風范,成為學校最寶貴的財富。他們不僅傳授知識,更以自身的言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學生,激發著他們對知識的渴望與追求;這些優秀教師,以深厚的專業素養和獨特的教學魅力,讓課堂成為學生探索真理、啟迪智慧的殿堂。在第40個教師節到來之際,學校開設專欄推出“師德先進個人”系列報道。今天讓我們走進信息工程學院邵俊倩老師的故事……

一、以德施教:堅守教師第一身份、育人第一崗位
躬耕教壇22年,她始終牢記自己的教師身份,注重加強自身師德師風建設,遵守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準則,積極參加學院組織的師德師風警示教育活動,自覺簽訂《師德師風承諾書》,認真學習違反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典型案例,不斷增強廉潔從教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自參加工作以來,她先后承擔《高等代數》《抽象代數》《高等數學》與《線性代數》等10余門課程的教學任務,將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科學精神作為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她對教育事業充滿了熱愛,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投入到工作中。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后輔導,她都盡心盡力,力求做到最好。為了備好每一堂課,她常常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研究教材、查閱資料,精心設計教學方案。課堂上,她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即使在身體不適或遇到困難時,她也從未耽誤過學生的一節課,總是以飽滿的熱情和認真的態度對待教學工作。作為班主任,她關心關愛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她總是耐心地給予指導和幫助,從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她經常與學生交流談心,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生活情況,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和困惑,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她以高尚的師德、扎實的專業素養和無私的奉獻精神,贏得了學生的喜愛、家長的信任和同事的贊譽。
二、以德立學:用扎實學識引領學生全面發展
她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教師提出的“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潭水”的要求,注重吸收先進教育思想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她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和教研活動,與同行們交流教學經驗,不斷探索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她還注重教學反思,經常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和不足之處,努力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她恪守《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潛心從事教學科研探索,積極參與學科專業集群建設(揭榜掛帥)重大課題立項,主持和參與各類教科研項目10余項,授權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出版教材3部,發表教科研論文20多篇,獲得校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綏化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科技成果推廣計劃項目獎三等獎2項。她非常重視對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和考研就業指導,連續多年承擔全校《高等數學選講》課程,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專業思想方面的教育與指導,數學專業學生考研學習氛圍濃厚,專業考研率屢創新高;指導學生獲得東三省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1項、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黑龍江賽區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指導學生參加教學課件設計大賽,榮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
三、以德立身:用行動樹立教師高尚的師德形象
她注重與同事之間的團結協作,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在備課、教研等活動中,她總是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和資源,與同事們共同探討教學問題,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她還關心年輕教師的成長,主動為他們提供幫助和指導,發揮了骨干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在學院組織的一次新入職教師試講活動中,一位年輕教師由于經驗不足沒講好,情緒比較低落。她主動與這位年輕教師交流,從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到課堂組織等方面給予了詳細的指導和建議。在她的幫助下,這位年輕教師走出了心理陰影,增強了教育教學的信心。
四、以德立業:不計得失推進專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負責人,她積極謀劃推動專業高質量發展,對標國內一流,厘清學科發展的目標定位,全面推進學科內涵建設。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勇挑重擔,出色完成了教學審核評估、省級一流專業建設、數學師范類專業二級認證、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等重點工作任務并作出了突出貢獻。在推進師范類專業認證中,她團結帶領數學專業教師,攻堅克難,撰寫認證報告10余萬字,整理相關材料匯編200多萬字。面對重重困難與挑戰,她毫不畏懼,勇往直前,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堅守崗位,忘我工作,以扎扎實實、踏踏實實、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有力保障了師范認證工作的順利通過,獲得工作組專家高度評價。
22載寒來暑往,22度秋月春風,扎根三尺講臺,孕育滿園桃李。她憑一份執著筑夢數學講堂,用一顆真心澆灌學生心田,更以一支生花妙筆為學生勾勒未來藍圖,描摹出那專屬于數學學科的至臻至美!多年來,她始終以不負家國的使命感教書育人,把人才培養當做天大的事;始終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對待教學科研和管理服務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她始終堅信,只要努力不懈、奮發作為,就一定可以創造更好的未來。
來源:信息工程學院
一審:韓金鳳
二審:侯夢婧
三審:孫麗穎
排版:大學生融媒體中心 魯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