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在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特殊教育學院2021級特殊教育專業劉洋憑借著出色的成績與扎實的基本功成功斬獲重慶師范大學特殊教育專業的錄取通知書。這一喜訊為她將近一年的備考時光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也為她今后學習生活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在校期間,她以優異成績通過了英語四六級考試,獲得了二級甲等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證書、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合格證書、2021“外研社·國才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綏化學院賽區決賽二等獎、2022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NECCS)C類二等獎、2023年下半年綏化學院大學生職業技能大賽“課件制作大賽”項目三等獎、2023年下半年綏化學院實習技能競賽“教學基本功大賽”教案組優秀獎、2023年暑假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標兵”稱號,在2021—2022年度擔任綏化學院團委播音部播音員并獲得“最佳播音員”稱號,在班級中擔任學習委員一職。
生活是所有選擇的總和
特殊教育專業在校學習任務相較其他專業更加繁重,這就要求相關專業學生充分利用空閑時間,對自己的學習生活進行合理安排。“我是在大一期間就確定好了考研的目標,除了自己的興趣之外,也覺得這是一件比較有意義的事情”。為了實現考研這一長期目標,劉洋從大一開始就根據自身情況為每個學年制定了階段性的目標,并通過努力依次完成。
“如果覺得自己現在遇到了問題,不妨換一個環境繼續學習”。考研期間,劉洋不斷優化自己的學習方式,也因此受益匪淺。如果在背專業課時遇到問題,那就換成政治和英語這種公共課,切換學習科目也是給大腦一個緩沖的時間;如果覺得按照現有復習節奏無法如期完成目標,那就積極調整——“在前期會根據本課程安排進行背誦,但后期就按照自己的復習節奏就好了”。在說到備考期間的復習安排與調度經驗,劉洋用自己的實踐經驗給出了答案。
“復試其實是比較重要的,如果沒有做好準備的話,就算初試分數很高也有點危險。”為了準備復試,劉洋在聯系了目標院校的學姐學長之后,還針對面試進行了模擬練習。

按部就班就是偉大
暑假作為考研疲憊期,對于備考的學子們而言就像是第二個“龍門”——堅持下來就能在知識上獲得質的飛躍;如果在這期間沒能調整好心態,被各種原因打亂了自己的復習節奏,那就需要在后期用更多的時間彌補這段時間落下的進程。
“感覺我當時過得還是挺充實的”站在今日回望自己將近一年的備考時光,她作出了這樣的總結。為了不辜負自己的選擇,劉洋選擇暑假期間留在綏化備考。“我在校外租的房子,一天下來其實效率還挺高的”從早晨七點開始一天的學習任務:先是英語單詞的積累與復習,再進行專業課的背誦與真題練習,在這個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將政治和英語兩門公共課的學習穿插其中,最后利用睡前時間對當天的學習狀況進行回顧總結與充分復盤,爭取在原有基礎上,在第二天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與提高。

張弛有度方得始終
“有的時候學不下去就和舍友一塊吃點好吃的,去調整一下。”在談及面對壓力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以及備考路上給過自己鼓勵與支持的人,劉洋提到了很多人。
“我父母也挺支持我考研的,留在綏化的時候她們也給我寄了很多好吃的,也經常關心我”。家庭作為成長的第一片熱土,來自親人的鼓勵為劉洋能安心備考提供了堅實的后備力量。與此同時,考研指導教師在學業上導員在各個方面的支持也提供了不小的助力。
對于最終要走上考場的學子而言,備考是一場屬于自己的試煉,但對于站在學習身后的親朋好友以及陪伴著莘莘學子走過大學四年時光的教師而言,考研是一場期盼雛鳥高飛的等待,從學子踏上這條路途開始,她們就已經做好了傾盡所有的準備。

教育就是兒童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預備役。特殊教育作為開啟無限可能之門,除了能讓更多學生通過獲得教育資源,以知識為支點撬動自我外,也是讓更多特殊學子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在從事社會勞動中發掘自我價值、實現自我認同,在日新月異的生活中保持自我節奏,發掘更深驅動力的關鍵一招。考取碩士研究生對于劉洋來說,不僅代表著她將在特殊教育這條道路上長足發展,更是她用實際行動解答“成為自己”這一命題的進一步嘗試與實踐。
來源:黨委宣傳統戰部
撰稿:大學生融媒體中心 蔡明昕
一審:韓金鳳
二審:侯夢婧
三審:孫麗穎
排版:大學生融媒體中心 鄭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