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文學與傳媒學院2021級漢語言文學專業(師范類)學生楊揚,用她的熱忱與執著,繼續在古代文學深耕,被大連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的古代文學方向錄取為2025碩士研究生(學碩),以扎實的知識基礎與堅定的教育理想,繼續譜寫屬于“文學追夢人”的青春樂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
行遠自邇,篤行不怠。剛剛踏入大學校園的楊揚就早早做好了考研的打算。大學四年里,她認真學習專業課,提高自己的專業課知識。期間,她獲得國家獎學金、省“三好學生”榮譽稱號、校“三好學生”榮譽稱號、連續兩年獲得校級一等獎學金、一年獲得校級二等獎學金。

談及學習方法,她分享道:“第一點一定要明確自己的目標,比如在專業課上一定要明確好短期與長期目標。”短期目標小到背幾個單詞,大到寫幾篇論文;長期目標按照專題進行學習,她都一一列舉。楊揚表示,在她的學習過程中,預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第二就是要高效地聽課,我會在上課前進行預習,然后找出問題,帶著問題聽課,針對性地學習。”同時她也會利用課余時間背誦,這樣不僅能夠減輕期末的負擔,同時也會在反復地學習中有更多感悟,記憶更加深刻。
考研這條路上也許泥濘,布滿荊棘,但楊揚從未想過放棄。“我對我的專業課程非常感興趣,也更想繼續學習深造,開闊視野,提升自己。同時也想從‘知識的接收者’轉變為‘問題的解決者’,提高自己的學術研究能力,成為一個會主動學習,主動思考的人。”考研知識的難度要比正常學習的理論更難,很多理論難以理解,“我記得有一個題目,我背了非常久,反反復復地背,怎么都背不下來,但是有一天再次拿起題目的時候,我一下就理解其中的意思了。”她坦言。“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楊揚堅定地說。備考后期是沒有娛樂時間的,每天都要學習。“不能偷懶,累了可以休息。”這是她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她總結出來的經驗。不管多么艱難,堅持,永遠是最完美的注解。
人生萬事須自為 跬步江山即寥廓
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學習專業課的同時,楊揚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將自己的理論知識用于實踐。獲得“社會實踐標兵”榮譽稱號、參加綏化學院第一屆“未來學堂杯”教學課件設計大賽獲得三等獎,參加多次院級的講課比賽榮獲三次二等獎、一次優秀獎。“印象特別深刻的一次是在大二的一個暑假,參加了鄉村振興的活動。”到鄉村里,跟隨鄉干部一起去參加各種活動。“在相處的幾天里,我漸漸融入他們的歡聲笑語,短短幾天給我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
大學期間,她成為易班采編部的一員。這次經歷讓她學會了圖文排版校驗、熱點追蹤等技能。在稿件反復修改、反復完善的過程中,提升了抗壓能力以及分工協作等能力。“這些經歷也讓我明白了,新媒體要傳遞正向的積極價值給大學生、給社會。”她真摯地說。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緊張重復的備考生活中,楊揚的焦慮心情產生在備考后期。“我認為在備考中,心態是非常重要的。有些焦慮是正常的,但是當焦慮影響學習的時候,我會及時做出調整。”備考后期的學習任務量很大,首先就是要減輕自己的學習任務、學習目標。“我不會給自己很大的任務量,給自己留一點思考的時間,而不是一直盲目地學習。”另一方面是她會適當給自己安排一些運動,給自己一些休息時間。“不要因為焦慮情緒而不敢休息,一定要正常地休息,這樣學習效率才能提高,心態才能漸漸平穩。”
“選擇大于努力。”這句話是楊揚考研路上最深刻的感悟,她深知,正確的選擇往往能讓努力事半功倍。選擇學校的時候,她根據自己的興趣,以及專業發展層面擇優考慮,最終選擇了大連大學。同時她也感謝綏化學院提供給她的平臺與機會,以及所有文學與傳媒學院的領導與老師,她也咨詢了學長學姐備考經驗,吸取他們的經驗教訓。
楊揚勇敢地面對自己的情緒,勇敢地踏上考研之路,勇敢地朝著夢想前進。考研就像在黑暗中洗衣服,看不見有沒有洗干凈,只能一遍遍搓洗,只有走到考場上那天燈光亮起,那些認真清洗的地方,正在閃閃發光。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這是楊揚對自己人生狀態的形容。在考研過程中,也許會遇到許多困難,也許備考的生活枯燥乏味,難以堅持,但是只要勇敢面對,始終堅持,一切的困難都會迎刃而解。“考研上岸,不代表我的人生就此上岸了,希望能夠在以后的日子里,也能勇攀學術高峰,讓自己有更大的提高。”
學姐寄語
對于學弟學妹們的建議,楊揚說:“堅持,勇敢,心態”這三個詞在考研生活中極為重要。同時她提到,英語要重視起來,做近十年的真題。同時她說:“一定要找清自己弱項,把問題分析到位,時刻總結反思,才能夠提高。”
來源:黨委宣傳統戰部
撰稿:大學生融媒體中心 徐蕾
一審:韓金鳳
二審:侯夢婧
三審:孫麗穎
排版:大學生融媒體中心 蘇雅楠